二、2015年存量市场:非常恶劣的人才流通环境
1、总体情况:
今年的存量市场,已经毫无争议地完蛋了。为什么?
1)、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必须有大公司作为人才的输出方
必须有几家大公司负责输出“量大且质量一致的中低层”。因为只有大公司能通过校招来培养出这样的人,这才能保证市场良性发展,不断有创业团队能从大公司挖人走到上市、自己培养那步。靠挖小公司的人或者靠小公司自己培养,是根本不现实,不成气候的。
例如14年前的百度就承担了这个角色:校招做得好,培养成体系,但内部薪水一般,当时3年经验的才20K-*14,多美好的岁月阿,一挖准走。对整个北京的市场提供了足够的供给,50%的上市公司、创业公司技术台柱子都在百度呆过。
但是,现在这个输出没了!~@#¥%
2)、重复造轮子的后期,必须有大量公司死掉,释放出流动性给其他新行业
一个细分市场总是从最开始几十家,变成2、3家,死掉一片,这些人再流去其他新行业。
而小公司的死掉,是缓慢的,对市场影响很低的。但一家上市公司的死掉,那就是久旱逢甘霖阿!
可今年到现在谁也没死,所有你觉得该死的公司,都活的好好的。所有上市公司,发展好的不好的,都在扩张。雅虎那次,那些HR们真不是作秀,是真太缺人了,一定要去碰碰运气!
我们一家家地给大家数数,大家就会明白招聘市场现在有多恶劣。
2、美国公司:
需:
我不知道谷歌、Facebook、亚马逊、Twitter等,还有一些传统的Microsoft、Oracle、EMC等公司具体从中国弄了多少人去美国,只知道据我私下问一些HR的统计,去年他们弄走的人数肯定超过4、500个。像雅虎,一次就搞走了好多。
恩,而且都是很优质的一批。
供:
糟糕的是,美国码农回中国的很少。是阿,谷歌干几年就能15、20W美元了,国内给不了阿。美国码农荒比中国严重多了,奥巴马都作秀去学些代码了。
插播广告:
在这里,我们强烈地呼吁一下美国的兄弟姐妹们,你们读书的时候那么璀璨,不是为了今天,因为一点钱,略悠闲的生活,就留在美国跟一堆阿三竞争中层的位子,还被阿三压地死死的。不是为了在你老的时候,在某个美国的小house里面,说某个程序里XX行代码是你写的。
今天,在中国,在大洋的彼岸,有无数传统行业需要互联网改造,有无数的80、90后在改变这个世界,回国看看吧。有无数的同龄人,正在创造历史,而不仅仅是在创造代码!
聚美优品创始人,陈欧,80后。
汽车之家创始人,李想,80后。
去哪儿,执行副总,杨威,80后。
微博,无线研发总监,张杰,85后。
58到家,改变了中国家政业,CEO,陈晓华,80后。
融360,金融领域的天猫,产品技术VP,刘曹峰,80后;
猿题库,互联网教育的王者,产品技术VP,郭常圳,80后;
积木盒子,成立两年已提供75亿的贷款,产品技术VP李贺,80后;
链家网,自己革掉自己命的创业团队,产品技术VP,闫觅,80后;
小麦公社,高校垂直物流、电商的王者,产品技术VP,谢青池,85后;
……
还有一堆堆的90后总监、创业者,他们在做改变中国人工作、生活习惯的事情,在让这个国家更美好的同时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。
请,那些美国的朋友们,联系我们,我们不能承诺一定能找个更有技术挑战的事情,我们不能承诺现金就一定比现在多。
但是我们承诺,在你老去的时候,你会在一个house里,抱着孙子,给他讲当年的故事:当年,你是如何带着一帮兄弟,颠覆了XX行业,成为新闻的头条。
本文下一页:BAT员工动辄百万年薪赶超其他公司VP,谁挖得起?
(您将以游客身份发表,请登录 | 注册)